2010/01/23

Dan Pink談令人驚訝的動機科學

講者:Dan Pink
2009年7月演講,2009年8月在TED上線

譯者:陳盈

編輯:朱學恆

簡繁轉換:劉契良

後製:劉契良

字幕影片後製:謝旻均

關於這場演講

職業分析師Dan Pink研究動機之謎,以社會科學家知道,但經理人不知道的事實為開場:傳統獎勵不是如我們所想那樣一直有效。聽聽這些啟發性的故事,或許會是一種進步。


關於
Dan Pink

Dan Pink辭去高爾的演講稿撰寫人這份「真正的工作」之後,成為了自由撰稿人,目的是在職場進行一場右腦革命。

爲什麽要聽他演講:

Dan Pink寫了三本很有影響力的暢銷書,改變了公司對現代工作場所的看法。《未來在等待的人才》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本,Pink在書中指出了全球勞動者的巨大變革-從基於資訊的企業文化到基於概念的文化,在新的文化中,創造力和總體設計主導全局。

他的新書《The Adventures of Johnny Bunko》是對一般職業生涯指南的一次革命性轉化。Pink使用動漫代替文字,概括出六個職業生涯的定律,這和我們先前所學迥然不同。該書的網上論壇成員參與線上辯論,創造了第七大定律-「保持饑渴」。

Pink經常為《連線》雜誌撰稿,他正在寫一本書,內容是關於動機的科學和經濟學,將在2009年年底出版。

「Pink擅長用有趣的方式來進行講授,讓你忘記自己正在學習」。

Lexi Feinberg,富比士網站(Forbes.com)

Dan Pink的網上資料

首頁:danpink.com
著作:The Adventures of Johnny Bunko

[TED科技‧娛樂‧設計]
已有中譯字幕的TED影片目錄(繁體)(簡體)。請注意繁簡目錄是不一樣的。

Dan Pink談令人驚訝的動機科學

在開始之前我必須告解,大概20年前,我做了一件會後悔的事,那是我一點也不為之驕傲的事,我希望不會有人知道,但在這裡我覺得必須說出來。

(笑聲)

1980年代末,年少輕狂時,我進了法學院。

(笑聲)

在美國,法律是個專業學位,拿到大學學位再去讀法學院,當我進法學院時,我念得並不是很好,委婉地說,我做得並不是很好,事實上,畢業的時候,我的成績排名是年級前90%。

(笑聲)

謝謝。

我在現實生活中從來沒從事過與法律相關的工作,大概也是我從未被允許過那樣做。

(笑聲)

但今天,不顧我自己理性的判斷,不顧我太太的忠告,我想重拾一些法律技能,還剩下來的那些法律技能,我不想講故事,而是想陳述一個案件,實事求是、基於證據,可以說是像律師案子類的案件,以此反思我們如何營商。

各位陪審團大人們請看,這個被稱為「蠟燭問題」的案例,有些人可能之前看過,這是在1945年由心理學家Karl Duncker首先設計的實驗,這在很多行為學實驗中都有使用,大家來看看它要如何進行,假設我是實驗者,我把你帶到一個房間,給你一根蠟燭、一些圖釘和一些火柴,然後對你說:「你的任務是讓蠟燭附到牆上,且蠟不能滴到桌上」,你會怎麼做?

很多人開始嘗試用圖釘把蠟燭釘到牆上,不成功,我看到有一些人在那邊做動作,有些人想到了好辦法,點燃火柴來融化蠟燭的一邊,企圖把蠟燭粘到牆上,這樣的好方法也不成功,最後,在5分鐘還是10分鐘之後,大部分人找出解決方案,你們可以看到,要解決問題就要突破「功能固定」的障礙。

你看那個盒子,只是把它看成是放大頭針的容器,但它還有另一個功能,就是作為燭臺,這就是蠟燭問題,現在我想告訴大家一個利用蠟燭問題的實驗,是科學家Sam Glucksberg所做,他目前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這顯示出激勵的威力。

他是這樣做的,先把實驗參與者叫到一起,說:「我要給你們計時,看你們要用多少時間來解決這個問題」,他對第一組說:「我要給你們計時,以建立標準,看看平均用多少時間來解決這類問題」,對於第二組,他提出獎勵辦法,說:「如果速度排名在前25%之內,就能拿到5美元;如果是今天測試中最快的一個,就可以拿到20美元」,這是好些年前了,算上通脹,對於幾分鐘的實驗,這些錢算是很可觀的,這是很好的激勵因素。

問題:受激勵組解決問題的時間要比其他組快多少?答案:平均來說,他們的用時比其他組要多3.5分鐘,3.5分鐘,沒道理吧,我是美國人,我相信自由市場,不該是這樣的吧!

(笑聲)

如果你想人們表現更好,你會給予獎勵,對嗎?獎金、傭金、他們的寫實秀,對他們形成激勵,這是商業運作的規律,但事實並不是這樣,你的激勵本來是用以銳化思維並促進創造力,但得到了反效果,它鈍化思維並對創造力造成障礙。

這個實驗的有趣之處是這並不是偶發失常,它不斷地重複發生,在差不多40年的時間裡,這些有條件的激勵因素,「如果你這樣,就能得到這些」,在一些情況下的確有用,但對於很多任務而言,它們並不可行,或者適得其反,這是最有力的發現之一,以社會學的領域來說,也是最被忽略的發現之一。

我花了好些年來研究,人類動機的科學,特別研究是外在動機和內在動機的互相作用,我告訴你們,這一點都不相似,如果你研究科學,你會發現錯配存在於科學知識和商業運作之間,令人擔心的是我們的營商機制,想想商業背後的假設和協定,我們如何激勵他人,如何運用人力資源,我們的商業運營體系完全是圍繞外在動機,即蘿蔔和大棒交相誘脅,這對20世紀的許多任務來說是很好,但對於21世紀的任務而言,死板的獎懲手段是不可行的,通常不可行,且會適得其反。

我來解釋一下,Glucksberg做了另一個相似的實驗,他以稍微不同的方式來提出問題,就像這樣,把蠟燭粘到牆上,讓蠟不會滴到桌上,同樣的作法,你說:「我們來計時,以形成平均標準」,你說:「我們進行激勵方法」,這次的情況會怎樣?這次,受激勵組贏了其他組,為什麼?因為當大頭釘在盒子外面時,問題就變得十分簡單,不是嗎?

(笑聲)

那些「如果-那麼」公式,有條件的獎勵能發揮很好的作用,對這種任務而言,如果我們有一套簡單的規則和清晰目標的話,獎勵本身的性質縮小我們的關注點,集中了注意力,這就是為什麼在很多情況下它能發揮作用,對於這樣的任務目標縮小了,你看到目標就在那可以一矢中的作用很明顯,但對於現實的蠟燭問題你就不能這樣做了,答案不在這裡,是在周邊你要到處尋找,事實上,獎勵縮窄了我們的關注點,限制了我們的可能性,我要告訴大家為什麼這是那麼重要。

在西歐、亞洲很多地方、北美、澳洲,白領階層越來越少做釘在盒外的工作,而越來越多僅做限定住的工作,那種慣性、遵照規則的左腦工作,即會計、財務分析及電腦程式編寫的工作,現在都很容易外包,很容易透過自動化操作,軟體可以更快將工作完成,全世界低成本的服務供應商可以用更便宜的方式完成,所以重要的是更多右腦的創造力、構思力,想想你的工作,想想你自己的工作,你現在面對的問題,甚至我們在這裡談論的問題,是否有一系列清晰的規則,以及唯一的答案?否。

那些規則讓人很迷惑,而答案,如果有的話,都是出人意表,並且不明顯,這裡的所有人,都在處理他們各自的蠟燭問題,以及任何種類、任何領域中的蠟燭問題,那些「如果-那麼」獎勵式,環繞在我們所建立商業活動旁的事物,其實並不可行,這一切都會讓我瘋掉,這不是…,這不是感覺,我是律師,我不相信感覺,這不是哲學,我是美國人,我不相信哲學,(笑聲),這是事實,在我家鄉華府,這是確切的事實。

(笑聲)

(掌聲)

我用一個例子來解釋,我列出一些證據,因為我不是在講故事,我是在陳述案件,各位陪審團大人們,證據有以下這些,Dan Ariely是當代偉大經濟學家之一,他和三位同事研究一些麻省理工的學生,他們把一些遊戲發給學生,遊戲涉及創造力、動作技巧,還有專注力,然後根據表現向他們提供三種水平的獎勵,小中大三種獎勵,如果你做得很好,你就會拿到大獎,依此類推,之後發生了什麼?

只要任務僅涉及機械性技巧,獎勵就會像預期那樣發揮作用,獎勵越大,表現越好,但當任務需要雛型式的認知技巧時,獎勵越大,表現越差,於是他們說:「好,我們來看看是否存在文化偏見,我們去印度的馬都來做驗證」,在那裡生活水平較低,在北美中等程度的獎勵,在那裡更具吸引力,同樣的條件,一些遊戲,三種程度的獎勵,發生了什麼?

拿到中獎勵的人做得並不比可以拿到小獎勵的人好,但這次,可以拿到大獎的人做得最差,我們做了三次實驗,發現在其中九個任務裡面的八個,越大的激勵會導致越差的表現,這是否是一些過於情緒化的社會主義陰謀?不,這些是來自麻省理工學院、卡內基美隆管院和芝加哥大學的經濟學家,您們知道是誰贊助這個研究嗎?美國聯邦儲備銀行,那是美國的經驗。

讓我們來到倫敦政經學院,倫敦政經學院-LSE,是十一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母校,是偉大經濟學思想家的搖籃,例如:索羅斯、哈耶克和滾石樂團主唱Mick Jagger(笑聲),上個月,只是上個月,LSE的經濟學家查看了公司內部獎勵績效的51個研究,經濟學家說:「我們發現,金錢激勵對總體績效會產生負面的影響」,有錯配存在於科學知識和實際商業操作之間。

我擔心的是,我們處於經濟崩潰的時刻,很多機構進行的決策及關於人才和人員的政策,是根據過時和不加調查的假設且是基於民間傳統,而不是科學,如果我們真的想走出此番經濟困境,如果我們真想做好21世紀那些決定性任務,解決的方法就是不要多做錯事,用更甜的蘿蔔來引誘人,或者用更威猛的大棒來恐嚇人,我們需要全新的方法。

有關這一切的好消息是,一直研究動機的科學家給了我們這個新方法,這是一個更基於內在動機的方法,我們想做事,因為它能產生影響,因為我們喜歡,因為它們有趣,因為這是重要大事的一部分,我覺得,新的營商機制圍繞著三個因素來運轉,自主、掌控和目的,自主,是主宰自己生活的欲望;掌控,是把重要事情做得越來越好的欲望;目的,是我們想達成的渴望,即為大我服務,這些是全新運營系統的組成元素。

對我們商界而言,我今天只想談自主,20世紀出現了管理這一理念,管理並非自然產生,它不是一棵樹,而是一部電視機,是人發明的,但不等於可以永久使用,管理是個好東西,傳統的管理理念很不錯,如果你要求惟命是從的話,但如果你想參與管理,那麼自我引導的效果會更好,我來說說一些例子,是關於自我引導的激進理念,那是說,你不會看到它的全貎,但會看到一些有趣事物萌芽,因為這意味著確實、公平地向人們提供適當的報酬,然後放下錢的問題,給人們很多自主的機會。

我來說一些例子,有多少人聽過Atlassian公司,好像沒過半數。

(笑聲)

Atlassian是一家澳洲軟體公司,他們做事的方式很酷,他們每年有幾次對工程師說:「接下來的24小時你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只要那不是你日常的工作,幹任何你想幹的事都可以」,於是,工程師們利用這時間,補寫出程式編碼中不足的部份,提出漂亮的創意程式,然後就在下班之前,在一個狂歡、原創及全體參與的會議上,展示他們開發的所有東西給組員和其他同事看,然後善盡身為澳洲人的義務-舉杯痛飲,他們把這些日子叫聯邦快遞日,為什麼?因為你隔天就要把點子送到,這很好,這大大違反了商標條例,但很聰明。

(笑聲)

一天的高度自主可以生產出全面的軟體修正,那是本來可能永遠都不會出現的事,這樣的方法很好,因此 Atlassian把它推到下一個層次,騰出20%的時間,Google就這樣做了,很出名,在那裡工程師可以用20%的時間來研發自己喜歡的東西,他們可以自主控制時間、控制任務、團隊和技術,超高程度的自律,如你所知的那樣,Google每年有大概一半的新產品是用那20%的時間研發出來的,像是 Gmail、 Orkut和Google新聞這些東西。

我再跟大家說一個更激進的例子,有一個東西叫「只問結果工作環境」ROWE(Results Only Work Environment),是兩名美國顧問首創的,北美已有十多家公司採用,在這環境,人們沒有工作安排表,他們想上班時才上班,不用在某個時間或任何時間來到辦公室,他們只需要完成自己的工作,他們怎麼做、什麼時間做、在什麼地方做,完全由他們自己決定,在這些環境中,員工自行選擇是否參加會議,結果,生產力幾乎全面上升,員工參與度上升,員工滿意度上升,離職率下降。

自主、掌控和目的,這些是新做事方式的組成元素,有些人看到可能會說:「聽起來不錯,但這只不過是烏托邦」,我會說:「不,我有證據」,1990年代中期,微軟開始做Encarta電子百科全書,他們運用了所有正確的動機激勵公式,所有正確的動機激勵,他們雇用專業人士編寫並編輯數以千計的文章,高薪聘請經理來監督整個過程,保證不超支且準時完工,幾年後,他們開始做另一部百科全書,以不同的形式,只是做來玩的,大家都是義務工作,沒拿一分錢,來做是因為自己喜歡。

如果十年前,你在某個地方見到一位經濟學家,你說:「嗨,我有兩種創建百科全書的方式,如果兩種同時競爭,哪一種會贏」?十年前,你在地球上任何地方找不到一位清醒的經濟學家,能夠預測維基百科全書模式,這就是這兩種方式之間的大戰,這就是動機激勵的兩大拳王之爭,這就是「馬尼拉的震撼」,內在動機對抗外在動機,自主、掌控和目的,對抗蘿蔔和大棒,誰贏了?內在動機:自主、掌控和目的大獲全勝。

我來總結一下,在科學知識和商業實際操作之間有錯配,這就是科學知識:

一、                那些20世紀的獎勵,我們所認為那些營商,自然組成部分的激勵是有效的,但僅僅在一個十分狹窄的範圍內有效。

二、                那些有條件的獎勵經常損害創造力

三、                高效能的秘密,不是獎勵和懲罰,而是看不見的內在動力,為工作而工作的動力,工作的動力是因為工作重要,這是最好的部分。

我們已經知道,科學證實了我們心中所想,因此如果我們要糾正,科學知識和商業實際操作之間的錯配,如果把我們這些動力和動力理念帶到21世紀,如果我們拋開這個懶惰、危險的蘿蔔、大棒意識,我們就可以鞏固我們的事業,可以解決很多蠟燭問題,我們可能,可能,可以改變世界,報告完畢。

2010/01/17

量子的潛力

作者:駐加拿大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科技組 現職:駐加拿大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科技組
文章來源:自然雜誌(Nature)2009年11月25日
csie-tw.blogspot.com 如果歷史可以借鑑的話,密碼被發展出來後,就能夠被破解。但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鐵盧大學量子計算研究所(Institute for Quantum Computing)主任拉弗萊姆(Ray LaFlamme)辦公室裡一個探測器內的密碼卻無法破解。拉弗萊姆表示,這些裝在光脈衝(pulses of light)內的密碼無法破解。這些資訊並非被藏在一個複雜的新密碼本內,而是受到量子力學規律的保護。量子力學規律將光脈衝嚴密包裹,任何竊聽都會立刻觸發警鈴。拉弗萊姆說,這種名為量子密碼學(quantum cryptography)的技術,有一天將使竊聽絕跡。
量子密碼學的出現,使得拉弗萊姆領導的研究所更進一步探討量子資訊科學(quantum information science)這樣更廣泛的課題。量子資訊科學融合物理學,數學及電腦科學於一體。這樣的科學,在25年前尚無人知,或被認為無關緊要。目前,世界各國政府及研究所競相爭取頂尖的物理學,數學及電腦科學人才。根據拉弗萊姆2008年蒐集的一份名單,全世界已有100多個學術及工業團體在量子資訊科學方面發表文章。
位於維也納的奧地利量子光學暨量子資訊研究所(Institute for Quantum Optics and Quantum Information)科學部主任柴林傑爾(Anton Zeilinger)表示,此一現象十分驚人。他說,對一個年輕人來說,這真是一個黃金時代。

量子資訊科學專注於善用量子力學的優點。這些優點主要應用於兩個方面:資訊處理及加密。因此,一些研究人員正在百折不撓地建造量子電腦,使用量子力學提供的精細及模糊位元,以遠遠超過傳統電腦的功能。還有一些研究人員,在量子加密上下工夫,利用量子力學的特質,創造防諜系統,就像拉弗萊姆辦公室那台探測器一樣。拉弗萊姆開玩笑地說,他可以用他辦公室那台機器,將研究所的秘密策略文件送給同事,而沒有人會知道。
滑鐵盧大學量子計算研究所自2002年創立以來,由於不斷擴張,經常需換更大的地方。現在,很快又將搬進第4棟大樓。新的量子-奈米中心,耗資1億6000萬加元(1億5100萬美元),將於2010年底前完成。這棟新大樓,將可提供拉弗萊姆繼續發展的空間。總部設在安大略省滑鐵盧市的黑莓智慧型手機(BlackBerry)製造商RIM(Research In Motion)創建人雷查瑞迪斯(Mike Lazaridis),係新量子-奈米中心贊助人之一。雷查瑞迪斯10年前,自掏腰包,出了1億5000萬加元,建立理論物理學周邊研究所(Perimeter Institut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今天,他又再捐助5000萬加元,協助成立量子-奈米中心。拉弗萊姆初來到滑鐵盧大學創建量子計算中心時,就有一大批研究員跟隨,目前該計算中心約有110名研究員,新大樓將可容納200多研究員。
量子資訊科學的成長,不僅是在加拿大,歐洲的熱點地區包括英國牛津大學。該大學量子資訊科學先驅杜志(David Deutsch)1980年代末期即開始這方面的研究。另一個熱點就是奧地利的量子光學暨量子資訊研究所(IQOQI),它是奧地利科學院轄下的一個研究機構,在英斯布魯克大學(University of Innsbruck)及維也納都有一個實驗室。柴林傑爾表示,10年前,奧地利從事量子資訊科學研究人員不過40名,現在此一人數已增至200多人。
新加坡亦展現了對量子資訊科學的興趣,並聘請英國牛津大學知名物理學家艾克爾特(Artur Ekert)前來新加坡國立大學擔任量子科技中心主任。艾克爾特並未自牛津大學辭職,他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工作僅是兼職。新加坡國立大學量子科技中心於 2007年創建,獲得5年1億5000萬新加坡幣(1億800萬美元)的撥款。目前,新加坡國立大學量子科技中心的研究人員約有百名。
博士後研究生,像是滑鐵盧大學量子計算研究所的柯亦希(Bill Coish),認為量子科學有許多的機會。雖然目前經濟衰退未復,但他相信此一科學今後的發展無可限量。
柯亦希表示,與仍在老舊領域工作的人比起來,他覺得他幸運多了。他在瑞士巴塞爾大學(University of Basel)攻讀博士學位時,專研原型量子電腦倒退回原始狀態的問題。瑞士是少數量子資訊科技新興公司之一,以日內瓦為總部的id Quantique公司的大本營。id Quantique公司2007年曾使用量子加密科技傳送選舉結果。柯亦希雖不排除將來可能會再回到歐洲,但與其加入新興公司,他寧願在學術方面發展。他說,新興科技公司需要的人,都是那些喜歡在實驗室內修修補補的人。他因此認為,實驗家比較適合新興科技公司。
展望前程,柯亦希表示,他將凸顯自己在數學及電腦科學方面的才能,使學術界對他更有興趣。柯亦希說,學術界希望延攬的人才,一方面對傳統的理論物理學有所專精,同時亦對傳統上由電腦科學家及數學家研究的項目有所了解。
拉弗萊姆同意柯亦希的看法。他說,今年量子計算研究所欲填補的三個位置,都沒有一套既定的標準。這些職位基本上都是跨領域學門的。他的個人標準是,才能出眾,但不拘限於某一學門。拉弗萊姆指出,在量子計算研究所內,幾乎半數的研究員專精數學及電腦科學,另一半專精於物理及物理化學。不過,2007年,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資助的一項量子資訊計畫檢討報告顯示,實驗或理論物理學研究員幾乎主導著這個領域。
量子計算的特性在特殊情況下,對計算速度將會帶來突破性的發展,像是在密碼破解方面。1994年,數學家紹爾(Peter Shor)即曾顯示,量子電腦在分(係)數計算上,速度遠遠超過傳統電腦。紹爾目前任教於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此一情形可能從基本上,會危及到所有事務的資訊安全,從財務處理到國家機密等。這是因為,今天的加密措施,均是基於傳統電腦在分(係)數計算上不足的假設。目前仍在萌芽階段的量子電腦,利用量子力學同時可以存在於兩個地點的優勢。一個量子位元,可以很快超越普通位元的表現。通常,100萬傳統位元,才能抵得上20個量子位元的記憶量。
毫不意外,這種計算潛力已獲得許多政府機構的青睞。例如美國,量子計算工程就是由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國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及2007年才組成的高級情報研究計畫(Intelligenc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ctivity)等機構資助。但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物理學家休斯(Richard Hughes)表示,由於沒有一個統籌機構,統一協調研究工作,研究及工作前景,反而是歐洲比較強。
量子計算目前雖然仍處萌芽階段,但滑鐵盧大學量子計算研究所的量子加密研究卻進展很快。就像量子電腦會為銀行業務處理帶來威脅一樣,量子力學也可提供解決辦法。在量子加密中,資訊的送出,均是根據量子力學設計的解碼器群。這些以極化光子形式出現的解碼器群,在送到預定的探測器群時,彼此可以完全互容。但如果有竊聽設備,在運送途中欲探測光子中的任何一個,這群光子便會立刻消失,就好像光子會彼此互相感應一樣。
一些新興公司,如id Quantique,已對量子加密科技商業化一事進行初試,但仍面臨一些挑戰,如加速資訊傳送速度等。這也是滑鐵盧大學量子計算研究所博士生厄爾文(Chris Erven)的研究目標。
原文:http://www.nature.com/naturejobs/2009/091119/full/nj7271-376a.html

2010/01/03

資工系的心聲

台大資工(改編 楊承琳的曖昧):

台北科技大學資工系(我一定要成功):

長庚大學資工系(改編  周杰倫- 擱淺):

使用A/B測試 最佳化你的Adsense程式碼

有很多發布商不能確定自己的網頁投放哪一種廣告格式和顏色效果最好。也有些發布商認為自己目前投放的廣告格式就是最好的,而事實是不是真的是這樣呢?

究竟哪一種廣告格式和顏色的搭配效果最好,需要由數據說話。A/B測試可以幫你找到答案。

如果您無法確定300x250和336x280格式,或是兩種不同配色哪一種能夠帶來更好的收益,就可以用 A/B 測試讓不同的廣告方案之間互相競爭一下。

首先為測試的兩組廣告分別設置自定義渠道,然後將這兩組廣告代碼分別替換以下模板的中文部分並添加到網頁代碼中,最後您就可以用自定義渠道報告來跟蹤比較這兩組廣告的效果了。同時提醒您在使用 A/B 測試時,注意不要修改其余部分的廣告代碼。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random_number = Math.floor(Math.random()*2); // 0,1
switch(random_number)
{
case 0:
// 第1組廣告代碼
break;

case 1:
// 第2組廣告代碼
break;

}
</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show_ads.js"></script>

 

這樣,系統會在這個位置交替顯示兩種廣告格式,在渠道報告中你就可以看到同一個位置這兩種廣告格式的展示量,點擊率等各種數據,並且很容易地知道哪種廣告格式效果更好了。

馬上開始,尋找最適合你的廣告格式吧!(以上資料:The ABCs of A/B Testing)

我有一個大矩形和一個中矩形,我想測試一下哪個效果好。我實際測試後,發現在blogger系統中,有2個問題:

1. 官方網站是此用if statement來判斷要用哪個廣告,但是我在blogger測試時,一直有問題,所以我改成switch statement,如上所示

2. 需要把廣告程式碼中的 " 取代成 &quot;

實際的程式碼如下:

csie-tw.blogspot.com

2024年React state management趨勢

輕量化 在過去Redux 是 React 狀態管理的首選函式庫。 Redux 提供了強大的功能和靈活性,但也帶來了一定的學習成本和複雜度。 隨著 React 生態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開發者開始追求輕量化的狀態管理函式庫。 Zustand 和 Recoil 等庫以其簡單易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