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14

天才的特殊思維

作者﹕巫石吉


克雷洛夫說過:「一切真正的天才,都能夠蔑視誹謗;他們天生的特長,使批評家不能信口開河。」他又說:「偉人只在事業上驚天動地,他時常不聲不響地深思熟慮。」

愛因斯坦是許多人非常喜愛的偉大科學家,在他十一、二歲時就非常喜歡閱讀各類圖書,尤其是能引發他思考到內心深處的形而上哲學,更是他的最愛。哲學是最難搞懂的一門益智學科,可見愛因斯坦心智年齡確實比一般人要早熟一二十歲左右,對於愛因斯坦在科學方面有非常卓越的貢獻,也就不足為奇了。

吉鴻昌:「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愛因斯坦受到德國十八世紀哲學家的影響非常深,他出生在德國,雖然他是猶太人,但是他的天資聰穎,加上德國哲學家形而上智慧的啟發,對於他後來科學的哲學思維有著莫大的助益,他說過發人深省的一句話:「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最重要的是不要停止懷疑。」

愛因斯坦一生發表了數百篇科學論文和評論。愛因斯坦1921年因「光電效應」榮獲諾貝爾獎,其實它僅僅是光量子理論的推論之一。愛因斯坦還是現代宇宙學的先驅,他的科學成就可謂多矣!

愛因斯坦的理論奇特而玄妙,往往超越人們的常識和直觀,顯得那樣不可思議但又美不勝收,具有強烈的心靈震撼力和審美感染力。僅以相對論美侖美奐的神奇觀念和結構之美而言,就足以使人驚心動魄:

愛因斯坦說過的一句話:「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使我聯想起右腦開發的相關問題,想像力使人可以天馬行空的思維,其關鍵便在於右腦著重想像力與創造力,雖然直到最近,科學家利用電腦3D技術,重建愛因斯坦的大腦。結果發現,愛因斯坦的腦容量,雖然和一般人差不多,不過,他的頂葉卻比一般人大了15%。科學家:「我們會以為,愛因斯坦的大腦比常人大,但其實不是這樣,他的頂葉比常人大了15%。」

頂葉負責掌管腦中的數學和邏輯,這也是愛因斯坦成為天才的秘密。但不可否認的,愛因斯坦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力,是使他的右腦不斷激發出潛在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愛因斯坦的母親是個有成就的鋼琴家。1880年,他隨全家搬到慕尼黑,就在那裡渡過了他的童年生活。他好像發育比較慢,三歲才開始講話,被人認為是反應遲鈍的孩子。直到中學時,有些教師還認為他長大了不會有出息。當他六歲時,母親就教他學習小提琴,七歲生日那年,母親送給他一把真正的小提琴。

但開始時,一連幾小時機械重覆的弓法和指法練習,根本不是心靈的享受,而是對軀體的懲罰,一度曾使愛因斯坦厭煩。後來,當他真正體會到了莫札特的作品所帶來的歡樂,他才真正激發出練琴的熱誠,十四歲時就已經能登台演奏了。在他的一生中,小提琴一直伴隨著他,拉琴成了他最喜歡的生活方式之一,琴聲中沒有人世的車馬喧囂,充滿了美妙、和諧和崇高的感情。

諸葛亮說過:「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愛因斯坦小時候不喜歡說話,卻喜歡觀察與思考。有非常強烈的好奇心,而且著迷於發現事物如何運作。

事實上就像所有偉大的科學家,他的意志十分堅決,而且極為頑強,面對吸引他關注的任何挑戰,他永遠準備好持續專注非常久的時間。愛因斯坦很小的時候就培養出不斷反省和沉思默想的能力,他堅持自己並不具有天生的特殊稟賦。誠如泰戈爾所說:「當我們是大為謙卑的時候,便是我們最近於偉大的時候。」

一般人著重在愛因斯坦的數學和邏輯,這也是愛因斯坦成為天才的秘密。但是我們卻忽略了他小時候受到母親來自於音樂的啟發與熱忱,這對於他右腦開發有非常大的幫助。

此外,達爾文和愛因斯坦不僅是偉大的天才,同時也是書信大家。

根據英國「自然」科學雜誌的研究,這兩位分別在十九和二十世紀的生物與科學界各領風騷的巨人,終其一生與同事和同好來往的信件,可以成千上萬形容。

達爾文生於一八零九年,死於一八八二年,研究中發現他一生共寄出七千五百九十一封信,收過六千五百三十封信。對於這位演化論之父,通信的確是他的一項豐功偉業。

愛因斯坦在這方面的成就也是不可一世,產量甚至超過達爾文。根據美國印第安納州聖母大學和葡萄牙阿威羅大學的研究,這位被公認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一生中共寄了一萬四千五百多封信,同時收到一萬六千兩百封信。

左腦因為是以語言處理訊息,控制知識、判斷力、思考力,因此被稱為「知性腦」﹔右腦則控制著自律神經與字宙波動共振,由於是圖像腦,因此造型能力優越,被稱為「藝術腦」。科學家著重在數學、實驗和邏輯推理,是以左腦思維為主。至於音樂、藝術或文學則著重在右腦思維的提昇,如此說來,達爾文和愛因斯坦不僅是偉大的天才,同時也是書信大家,書信是一種理智與情感融合產生的,甚至於情感的自然表露凌駕於理智之上,自然也是一種右腦思維與開發潛能的運用。

有一位畫家,要給愛因斯坦畫像。愛因斯坦夫人說:「你如果有辦法讓他同意畫倒是一件難得的事,他是最怕出風頭的。上星期有人在報紙上登了他的照片,捧了他一下,他不舒服了兩三天。」

經畫家反覆請求,他才同意畫像。畫完後,愛因斯坦又反覆叮嚀畫家說:「有一句話你不要忘記,這張畫請不要登在報上,把畫像登在報上,那是唱戲的人要做的事,我是用不著的。」

這位畫家帶著畫像向大科學家告別了,臨行時,請教了愛因斯坦這樣一個問題:「人生有成功的公式嗎?」

科學大師思索了一下,說:「有,有,就是A=X+Y+Z。」

畫家問:「這是甚麼意思?」

愛因斯坦解釋說:「A代表工作事業的成功,X代表勞動,Y代表休息,Z就是少說廢話!」

有關右腦的神奇功能研究,是始於1981年加州理工學院羅傑‧史貝利博士研究右腦獲得諾貝爾獎以後,人們才開始對右腦有所認識,在此之前,人們並不認為左腦與右腦的功能有那麼大的差別。史貝利在分割腦的實驗中發現,左腦與右腦這兩個半球完全以不同的方式在進行思考,他發現左腦用語言進行思考,右腦則是以圖像進行思考﹔左腦偏向語言、邏輯性的思考,右腦則是影像和心像的思考。

解開右腦祕密的鑰匙在於「潛意識」,右腦和潛意識是有闕係的。聯想起日本教育學家七田真博士認為,這個宇宙存在著所謂的「字宙情報」,所謂的字宙情報是指宇宙創始以來有關宇宙的全部記憶,這些記憶(情報)變成波動在宇宙裡亂飛,由於人的腦中也會發出腦波的波動,如果人的腦波和字宙的波動同頻,各種宇宙情報就會進入右腦,而且會輸入到右腦的潛意識中,進而湧現圖像。如果能夠把宇宙情報從潛在意識取出來並轉換到左腦的顯在意識裡,那麼將會成為一個「超能力者」。

根據七田真博士的研究,原來人在誕生之初,右腦的能力還很發達,右腦具備了超越常識那種幾乎可稱為全然未知的天才似的能力,這種能力自古以來就隱藏在人們腦海裡,是一種超越時間、空間,與無限境界相連結的能力,但是因為人類世界是以教導、開啟左腦為主,讓小孩子努力學習語言以及往後生存所必需的知識,久而久之,左腦越來越發達,右腦卻因為少用而日形退化。

至於什麼樣的成人比較容易打開右腦,七田真博士認為,心思專注、純真沒有成見的人,比較容易進入神奇的右腦世界。你相信超能力嗎?如果你有看過(雨人)這部電影,一定對片中達斯汀霍夫曼飾演的哥哥印象深刻,他不但能正確快速數出散落一地的火柴數目,而且飾演他弟弟的湯姆克魯斯還利用他天賦異稟的「透視」能力,上賭場找人玩撲克牌,結果對手的牌在達斯汀霍夫曼的「全神貫注」下,被透視得一覽無疑,湯姆克魯斯因此贏了一大筆錢。

或許你會認為那是電影誇張其事,現實世界中,人不可能具備那樣的能力。如果你這麼想,你就是犯了習慣左腦思考的錯誤,其實,人類大腦的另一半-右腦,擁有的能力是左腦思考者很難想像的。

至於現實世界中,只要我們摒除成見,讓心回到最初原始的單純,有一天,你會突然發現,自己變得很有想像力,很多看過一眼的事物,竟然歷歷在目,那麼,恭喜你,你已經打開右腦,變成一個左右腦平衡、思考與創造力並重的全腦人。

愛因斯坦說了很妙的話:「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能,不過喜歡尋根刨底地追究問題罷了。」華羅庚說的很有智慧:「科學的靈感,決不是坐等可以等來的。如果說,科學上的發現有什麼偶然的機遇的話,那麼這種『偶然的機遇』只能給那些學有素養的人,給那些善於獨立思考的人,給那些具有鍥而不捨的精神的人,而不會給懶漢。」

愛因斯坦說:「人只能有獻身社會,才能找出那實際上是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郭沫若也說:「既異想天開,又實事求是,這是科學工作者特有的風格,讓我們在無窮的宇宙長河中去探索無窮的真理吧!」

從以上的舉例說明中,似乎說明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找對的方法,做對的事情。生命是一趟只有去程沒有回程的單程旅行,時間永遠是我們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之一,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去創造無限的可能性,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高,看得遠,我想這才是深入探索愛因斯坦與其他偉大人物最大的用意。

1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好文一篇。

周帥哥

2024年React state management趨勢

輕量化 在過去Redux 是 React 狀態管理的首選函式庫。 Redux 提供了強大的功能和靈活性,但也帶來了一定的學習成本和複雜度。 隨著 React 生態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開發者開始追求輕量化的狀態管理函式庫。 Zustand 和 Recoil 等庫以其簡單易用、性...